88.负荆请罪 清时,好久不见(1 / 3)

当然, 在谢清时抵达边境后,才知道原来盛京的消息太过落后。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那个“谢将军被埋伏生死不知”的消息早已是过去式。

他到的时候,听到的只有大宣再次大捷。

甚至,先前那个谢将军中了埋伏、战场形势危急都只是谢将军放出来的烟雾弹。

他好像是白来了战场一趟。

但来都来了, 反正都是要被父亲骂的, 谢清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

他“威胁”了身边几个从盛京谢府一起来的护卫。

隐姓埋名,成了谢家军的一员小兵。

可能是谢家人世代的基因与血脉, 他们合该是归属于战场的英豪。

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兵书、没有学过排兵布阵、没有上过战场的年仅十二岁的小将。

从最普通的士兵开始冲锋陷阵, 仅几场战役, 就因杀敌勇猛、脑子灵活被提拔上了小队长。

两个月后, 就变成了能带领几十人的小头目。

然后在一次乘胜追击时,识破了敌人的埋伏, 带着自己的几十人将计就计,杀敌一千。

一次又一次,一功又一功。

那场战役, 谢将军作为将领, 打了近一年。

谢清时到了战场六个月后,按照大宣的十八级军功制度, 他连升了八级。

简直前所未闻。

尤其是与他年仅十二的岁数相衬, 称得上是天生神将。

据说, 战役结束, 谢将军即将班师回朝。

在清点上报战功之时,看见这个十二岁却在半年内升了八级的小将,当即对着军事和副将大呼:“此子天赋胜我当年,未来必成大器,有此神将是我大宣之幸啊!”

副将和军师也颇以为然地附和。

谢将军还对着副将和军师感慨:“这个叫谢晖的小将也姓谢,五百年前还是咱同家呢, 哈哈哈!”

副将哪壶不开提哪壶:“清时今年也是十二岁吧?”

他只是突然想起,然后说完就看见了谢将军突然沉下去的面色。

他们这才想起来,谢将军那个寄予厚望的公子似乎是离家出走了,不知道去了哪儿。

或者说,就是逃学。

就连翰林院的大学士都千里迢迢特意写了封信来告状。

谢将军半年前收到消息差点没被吓死,那可是他谢家这一代的独苗苗。

好在谢夫人后脚信跟了过来,含糊其辞地说儿子没事。

而这半年来,谢清时的信每个月一封,一封不落地送到了边境,送到了谢将军的手里。

但从来没回去上过学。

谢将军每次在信里都将对方大骂一顿。

并且,因为谢将军自己本人文采不佳,有一次甚至找了军师代笔。

自然,都是石沉大海。

偏偏谢将军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指天天不应,骂地地不灵。

他们已经听谢将军说了无数遍,待他回到盛京,非得好好收拾谢清时!

此时,听到副将的“神来一笔”,谢将军果然心情又不美好了。

“这谢晖比我家那不成器的争气多了,也厉害多了!”

军师和副将面面相觑,谁也没开口。

毕竟,自己的儿子自己能说,别人却是说不得的。

于是,谢将军说完,便又起了兴致,要看看这个与自己儿子同龄但仿佛天生属于战场的小将。

然后,四目相对。

谢小将军一声:“爹!”

据说,差点没把谢将军惊得厥过去。

谢清时尚且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自小就将谢将军看作崇拜的目标,他的父亲不仅是他的父亲,更是大宣的战神。

虽然不知为何谢将军从小只允许他读书。

想让他参加科举。

但年幼的谢小将军非常好哄,对母亲说的父亲都是担忧他的安全、战场危险刀剑无眼,深信不疑。

因此,他到了边境的这半年,死死瞒了半年,就是为了此刻给谢将军一个惊喜。

向谢将军证明,虎父无犬子!

事实是,他确实做到了。

就在见到他之前的谢将军还在惊叹,此子天赋旷世仅见。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谢将军的表情,复杂到了极点。

有一点惊喜,更多的却是怒意。

这可是谢家人盼了数辈盼来的唯一一个有点天赋的读书人啊!!!

是他老谢家成为文化人的唯一希望啊!

是他在父母临终前接过的遗愿啊!

谢将军的表情一时间都有些抽搐。

一旁的军师和副将尚且不知道他这般“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惊喜地恭贺:“果真是虎父无犬子!谢小将军天生神将!未来战绩定不在谢将军之下!”

“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