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贫嘴(2 / 3)

钱。”

这些客商哄笑,没有当真,跟着商队走的女人可不是什么正经的。

面团擀开,卤肉的陶釜也沸腾了,隋玉揭开看了看,这是昨天卖剩的一坨猪肉和半边兔子。她示意隋良将炉子的柴撤出去,肉煮热了就行了。

“二牛叔,你们那一桌吃宽面还是细面?”隋玉问最先进来的一桌客人。

“宽面,宽面耐嚼。”

“五碗都是宽面?”隋玉又问一句。

“对对对,五碗宽面,一碗加卤肉。”二牛叔受不了卤肉的香味,忍痛加荤,嘀咕说:“吃了这一碗,后面几天我不来了。”

隋玉笑着“嘁”一声,手上切着面,她扭头说:“钱都抠手里做什么?前天不是刚收的租子?”

“不能收点租子都填嘴里了。”二牛叔笑着摇头。

宽面是两指宽的面片,下锅前,隋玉将面片扯了扯,拉长扯宽丢进沸腾的水里煮。她端盘去捞卤肉,卤肉切一刀,一

指厚的肉块子横两刀竖两道,氤氲的香气快速迸出来。

另一桌的客商扭头看过来,陈武问:“南施,加卤肉的汤饼多少钱一碗?”

“一钱。”隋玉答道。

宽面煮熟了,她快速捞一碗,一勺面汤一勺卤水,再加一勺卤菜一个卤蛋,末了将卤肉铺在碗顶,再淋上小半勺卤肉汁。

满满当当的一碗,隋玉示意他们看,解释说:“贵在肉上,若是不要卤肉,一碗卤水汤饼十二文。”

八个大汉互看一眼,异口同声说:“八碗卤肉汤饼。”

隋玉赞一句:“还是走商路的人有钱,宽面还是细面?”

“宽面吧,明天早上再来吃细面。”

隋玉将另外四碗卤水汤饼送到桌上,继续忙着切面。

这两桌客人走后,隋玉将锅里的水倒了,端来昨晚殷婆子切好的馅,直接下油炒。

这是最后一点还没糠的萝卜,冬萝卜没有了,新鲜的荠菜、韭菜和苦菜又补了上来。

半上午的时候,腊梅嫂子送来两筐择洗干净的荠菜和韭菜,说:“地里的活儿要忙起来了,以后我就早上送过来。今年还要干菜吗?跟去年一样,要的量多?”

“对,干菜我不嫌少,有多少我收多少,你要是忙不开,可以找几个人帮忙。”隋玉说。

腊梅嫂子笑笑,说:“我娘家妹子跟我老娘在帮我弄,家里还有个闲不下来的婆婆,我忙的开。”

“还是得有亲族帮忙才方便。”隋玉看向赵小米,说:“多亏我有小姑子帮忙,不然我可忙不开。”

这是她头一次体会到宗族的力量,在古代,雇佣关系不如亲族关系牢靠,想到她那即将动工的客栈,有些发愁要交给谁盯着。隋玉想到了隋虎,这是一个极靠谱的人,可惜已经没了,埋在那个山麓之间的草原上。

隋良看她捏扁食的动作停了,他晃了晃手,问:“姐,你是不是瞌睡了?”

“没有啊。”隋玉回神,手上的扁食捏住边,她又捻一张面皮包馅,望着埋头苦干的隋良,她心想这是隋虎和姨娘留给她的一个小帮手。

“包子蒸好了吗?”一个扛着铁锹的妇人探身进来。

“锅里正在蒸,估计再有一盏茶的功夫就好了。”赵小米说,“婶子,你要多少个包子?正在蒸的是猪油萝卜馅的。”

“不管什么馅的,两笼我都要了,你给我留着,我回去一趟就来拿,要送到地里去。”妇人语速极快,可见地里的农活实在是忙,她走了几步又转回来,问:“你们不是能外送吗?能不能送到地里去?”

赵小米看向隋玉,隋玉摆手,说:“太远了不送。”

“那就算了。”

妇人快步走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她提着带盖子的篮子过来,扔下一百八十个铜板,装走两笼包子。

赵小米赶忙又装两笼荠菜鸡蛋馅的包子放锅上蒸,出来说:“三嫂,农忙了,估计这一个多月买包子的人多。”

隋玉点头,

说:“今晚关门之前先蒸四笼包子,明早热一热就能卖,还有扁食,也能蒸了卖。我琢磨琢磨,再蒸些面,不要汤,正好方便送到地里去。可惜没有萝卜了,那就用萝卜干和荠菜?再添些鸡蛋也行。”

正巧殷婆子忙完家里的杂活过来了,隋玉让她洗手来捏扁食,她走进存放干菜的屋里抓半盆萝卜干用热水泡着。

包子一锅锅蒸好,又被人一锅锅买走,蒸的扁食也都被人买走了。

日头升到头顶,到了吃饭的时辰,铺子里却清闲了下来,没人再上门。

隋玉将铁锅洗出来,锅底的水烧干,她舀一勺猪油倒下去,猪油化开,先炒鸡蛋,再把泡发拧干的萝卜干倒进去。锅里炒出香味,她抖着扯长的细面丢进锅里,舀三勺卤肉的汤淋上去,接下来就是盖着锅盖焖。

“隋老板,饭做好了?”赵西平提着一串鸟雀和三只田鼠大步走进来。

“今天收获不小啊。”隋玉靠在墙上,问:“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