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燕藩,蝶变!(1 / 6)

第450章燕藩,蝶变!

火铳厂。

朱标带着一群人,行走在宽敞的砖瓦木顶厂房内。

厂房宽十米,厂几乎一百米,中间是人行以及运送物料的通道,通道两侧,各有两排立式脚踏机床。

机床数,足足两千架,同时有四千,隶属匠作监的匠人在加工火铳管。

一座座预热的小炉子,哪怕是临近春节的腊月时节。

整个厂房内,四周宽大的窗户通着风,依旧热浪滚滚。

一个个匠人,穿着去掉袖子的内衬,光着结实黝黑,宽大的膀子,奋力加工铳管。

朱标指着匠人用布包在头顶,大大的发包,“用这种方式包起头发,后面再没发生什么事故吧?”

这两年,就因为匠人不注意,头发被旁边的预热炉点燃,或者一个机床两个人配合,负责蹬脚踏板的,将负责加工火铳之人的头发卷入机床中,造成的事故就不少。

虽然都没闹出人命。

可最初一年,老四派回负责技术指导的匠人离开后。

这样的事故就几乎每天都有,以至于,匠人们都有些畏畏缩缩。

而且,频繁的人员受伤,也十分影响火铳制造进度。

朝廷有百万精锐,父皇要力争在三四年内完成全面整编。

就算火炮可以慢一点配置。

火铳每年需求量就高达二三十万支。

自火铳厂建立以来。

产量就一直无法满足需求。

到目前为止,京营二十万精锐,也只完成了十五万整编!

反观老四帮老二、老三他们编练藩王卫。

到目前为止,老五的藩王卫据说都编练完成了。

总共编练了十万新军!

在老二、老三他们编练成后,蓝玉、沐英他们代表朝廷去点检回来说,老四可能是为了给朝廷留面子。

所以有意控制了编练藩王卫的速度。

并且还拿回几支燕藩制作的火铳。

无论是做工精美度,还是质量,都比金陵火铳厂强很多。

蓝玉曾提出,金陵火铳厂的产能既然无法满足编练新军的需求。

是不是可以向老四燕藩购买。

价格低廉,质量又高。

他当时也心动了。

他和蓝玉为首的军中将领一样,都想尽快完成百万精锐整编。

反正,大明现在不缺钱。

这几年,恐怕是朝廷立国以来,最好的几年。

整个大明境内,乡土村社建成度达到四成,百姓渐渐富裕。

又加全面放开海贸。

河北、山东江浙等地的海商,虽然没有可以远航的大船,但利益驱使下,驾驶小船,往来于高丽、倭国。

尤其是倭国。

据说,现在整个倭国都杀疯了。

老四支持的五个倭人在倭国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受到倭国精英层的尖锐反击。

视为异端。

打入五个倭人统治范围后,凡事搞乡土村社的普通倭人百姓,也被视为异端,统统杀了。

对方似乎秉承着,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制造问题之人的理念。

誓要通过肉体消灭的方式,彻底产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套理念。

而以大野五郎为首的五个倭人也争锋相对。

打出去,凡事精英层全都杀了!

据说,搞得十分极端,完全丧失了中庸之道。

倭国的情况,也无疑验证了他推行乡土村社,而明面上否定雇工身股制的决定是正确的。

倭国的战乱,导致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资。

于是,倭国的白银、黄金大量涌入朝廷。

同时还有老四燕藩流入的金币、银币,促使朝廷国库充盈。

仅仅一年多时间。

朝廷已经由过去,每年几乎收支平衡,或者略有结余,变成今年节余五百万两白银!

所以,朝廷完全有能力支撑外购火铳、火炮,编练新军。

可这个提议刚被蓝玉等人,在朝堂提出来。

就被已经开始参政的雄英断然否决了。

雄英当时当着父皇、他以及满朝文武是这样说的:朝廷的成本虽然高,火铳精美度以及质量是差了点,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寿命,如果向四叔购买火铳、火炮,我们就达不到训练工匠的目的。

对于雄英的建言,父皇表现的极为高兴。

事后,他询问父皇,才得知,老四已经预知了大明工业,发展会缓慢。

但老四向父皇建议。

只要保证工厂的收支平衡,控制好贪污腐败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工人。

他问父皇,老四从什么原因,判定朝廷工业发展一定会缓慢?

父皇只说了一句话:陈腐的风气!官僚风气、尊卑贵贱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