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燕王兵法操典初本!拦路提亲!(1 / 4)

太阳升起。

金陵城瞬间热闹起来。

贡院外。

朱棣、徐妙云为丘福、朱能送行。

临行前,朱棣拿出三本书,递给丘福朱能,“二哥、三哥这是我自己编写的兵书……”

从草原回来后,他就有一种强烈动手总结的冲动。

许是以前养成的习惯吧。

每次演习、或执行任务回来,总结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起初,他就是总结此番骑兵作战的一些经验教训,写着写着,就越写越大。

就在他为此犹豫,纠结之际,妙云建议他,何不结合读过的各种兵法,把各种感悟、体会都写进去。

却不屑于化道为术。

“给我回家!今天不打死你,我就不是你娘,耿家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马车内。

蒋瓛陪着笑,腹诽,‘皇爷难道就一点儿都不担心吗?’

唇角抽抽。

朱棣、徐妙云回朱紫巷,被耿炳文家幼子拦路提亲之事,插上翅膀在金陵上层传开。

每本书,都是云遮雾绕。

毛老六瞥了眼坐到另一侧车辕的蒋进忠,没好气道:“你不是考察乡土村社吗?而且杨荣都跟着去村里了,你怎么不去!”

他们吕家想和武勋、武将产生点联系,成为允炆未来的依仗,却苦于没有门路。

少爷身边有他一个就够了!

其实不止兵法大家。

朱棣、徐妙云听到后面的声音,撩起帘子。

或许还真有机会。

朱棣脸唰一下变冷,“耿瑄,我不管是谁指使你,你一个孩子,我不跟你计较,告诉你背后的人,有什么冲我来,如果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毁我学生清誉,别怪我不客气,就是你父亲长兴侯,他也不够格!”

就是想让皇爷警醒。

“总之,就是让张老大和你们,试一试,并且总结完善,如果能成的话,就以你们的名义,上奏朝廷。”

这样,老四和大明的羁绊就越深。

东宫。

而且逃了,朱四郎肯定更看不起他。

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也羡慕。

小夫妻两就开始带着孩子们,去金陵城玩,以及买了一些学习所需的东西。

……

朱棣撩起帘子。

“先生?”

……

话未说完,就被太子训斥了一顿。

朱棣笑道:“八叔,今天你们肯定赶不回村里,让周浪跟着,到了江宁县,他是地头蛇,让他安排你们,我放心。”

朱棣眉头微皱,气势收敛一些,冷冷问:“你才多大,你喜欢春晓什么?你懂什么是喜欢?”

吕本抱着外孙,脸色依旧有些阴沉。

当然,里面具体的‘术’是否适用军队,还需要验证。

要不然,也做不出,当街拦路提亲,还放出豪言,非苏春晓不娶。

虽然只有三四十页吧。

双方寒暄片刻。

当县令时,蒋胖子大小是个官儿。

太子还提示他,该回北平了。

且不能只讲道,而不屑于术。

朱棣笑笑,“长兴侯耿炳文摊上这么个倒霉孩子,这回出名了。”

耿瑄承受的压力更大。

“妙云阿姐。”耿瑄顿时变脸,讨好笑道:“阿姐,我不在乎门当户对,反正我也不是家里长子。”

打天下过程中,秀英发挥了很大作用,甚至是无可替代。

“师傅、师娘……”

不得不说,身上有几分妙云丫头的风范。

耿瑄见徐妙云笑了,忙顺杆子爬,笑着询问:“妙云阿姐,我是不是通过考验了,以后是不是也能跟着春晓,称呼你师娘了?”

历代兵法大家们,留下的兵书,又多是抽象归纳战争之大道,多推崇启发式教育,使人去迷,使人去悟。

孩子们作别朱棣、徐妙云后,纷纷上了板车。

他编写的这本简易操典,就是专注于兵法中的术。

要是合适就采纳。

他和兄弟们的矛盾,当时都是秀英替他化解。

徐妙云只是收了一个农村女娃娃做学生。

吕氏惊的微微张嘴,听完后,安慰道:“耿瑄还小,可能就是小孩子玩闹罢了,父亲别生气了。”

耿炳文可是武勋。

遇到这么个不要脸的。

哎!

朱能叹了口气,“通过昨天接触陛下,从陛下话中不难听出,在陛下的设想中,太子继承皇位,鬼老四做大明柱石靠山,擎天支柱,也不知,太子能不能容得下鬼老四。”

普通低级将领,乃至士卒,都能看懂!

军队士卒、低级将领整体素质的提升,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这就是朱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