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回乡之路(1 / 2)

“原说好了,我今儿送你们出了城再回来。可谁想到,我婆婆偏赶上这几日生病,叫我也难开这个口了。”卢秀芳说着,十分的难过。

含芳忙道:“我知道。千万别为了我们误事。在路上我会写信给你,不用惦记。”

“二嫂,无论会发生什么事,都别着急,我相信,二哥一定会将事情处理好的。”卢秀芳看看站在何氏身边的芬蓉,忧心忡忡。

“你也要多保重,现在最要紧的是安胎,若有什么不舒服,可不能撑着,赶紧请太医来瞧瞧。”含芳嘱咐着。

卢秀芳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小腹,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可上心了,我咳嗽了两声,就吓的了不得,一叠连声要请大夫。二嫂,你就放心吧!”

这如花笑颜在面前绽放,生生地刺痛了含芳的眼睛。成婚到现在,休说无孕,如今,就连卢雁逸也是音信全无。

似是看出了她的心情,卢秀芳充满了歉疚:“二嫂,我不是有意说的,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看你说到哪儿去了?”含芳强打笑意:“你能这么幸福,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

还没说完,只听那边传来了母亲呼唤的声音。

姑嫂俩连忙赶过去,马

车一字排开,卫伯丁夫妇已经上了车,正在和众人挥手道别。

芬蓉乘坐的是一辆朱缨小车,此时早已拉下车帘,挡的严严实实。

随着一声鞭响,马车鱼贯而发,无论是车上即将离去之人,还是车下挥泪送别的,都充满了复杂的心绪。

看着儿子儿媳越来越渺小的身影,何氏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个不停。

卫伯丁将双眼望向窗外,半晌方道:“年轻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两个在晚年会颠簸这么多地方。”

“是啊,”何氏抹抹眼角:“这一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你不是总念叨那几句老话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怎么现在竟忘了?”

“唉,若是没有这位郡主,我心里还能安定些,”何氏道:“可谁能想到,凭空出来这么个人!”

“那你还对她那么好,比对芳儿都亲!”

“你知道什么?”何氏道:“我这也是为了芳儿好啊!”

卫伯丁有些不解:“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男人家,从来不在意这些家庭琐事,想一想,若是全家人都对芬蓉冷着个脸,该是怎样的状况?木已成舟,好歹都得带着她了,还不如和和气气的,叫太

后知道了也满意。这还都是小事,只是我瞅着,芬蓉这孩子知书达理的,不是那种糊涂人,相处久了,能将她感化,也许就能主动放手了呢!”

“这路子能走的通?”卫伯丁摇摇头:“若依我冷眼旁观,那郡主是主意已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还用你说?我何尝没看出来?”何氏越说声音越低:“可咱们做老人的,还能有什么办法?我左思右想,只好先这么办,光儿性子倔,让他的态度转变,是不大可能,只有我来充当这个角色了。”

“不过我看你对这位郡主,倒是从心底疼爱。”

闻听此言,何氏许久无言。

“怎么了?”

“这也正是我最近心烦之处,”何氏看向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致:“原只想做个面子情儿,可这些天相处下来,我倒真的是越来越喜欢这孩子了。乖巧伶俐不说,又特别细致贴心,谁家如果有这样一个闺女,也是福气。”

“照你这么说,她嫁给雁逸,不也算是咱们多加了一个女儿?永远也不离开卢家了?”卫伯丁微微冷笑。

“你说到哪里去了?”何氏道:“你没瞧见,芳儿最近都憔悴成什么样子了?又累,又发愁,我都不忍心看

下去。只盼着这郡主能知难而退,那就谢天谢地了。”

这下,卫伯丁也无话了。车外风声呼啸而过,二老的心头,也袭上了一丝寒意。

与此同时,独坐在车中的含芳,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虽说刚出京城,但每往前一步,就离谦州又近了一分,那未知的前路,不知会是怎样?

一路上,大家还算相安无事。每日黄昏时分,就早早地在馆驿歇下,次日启程也晚,所以卫家二老倒也没觉得辛劳。

芬蓉的表现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虽是大家小姐出身,自幼娇生惯养,却一点也不喊苦,不喊累。每晚到了馆驿,吃上一点东西,就张罗着伺候二老安歇,前前后后的奔忙,毫无怨言。

这样一来,何氏越发觉得感动:“蓉儿,听你说从没出过远门,这一路上,着实辛苦了你。”

“母亲千万别这么说。您和父亲年纪大了,旅途劳顿,更得多注意身体。我年轻,并没觉得什么。”

“离京之前,也没去和你父王道个别,心里肯定难过吧?”

提起这话,芬蓉的眼圈一下子红了,眼泪扑簌簌流了下来。

含光的婚礼结束之后,芬蓉回了一次成亲王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