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如果她能帮恒生渡过危机……(1 / 7)

香江女商[六零] 仲丘 14403 字 10个月前

存完钱, 林薇还取了钱。

柜员看着“恒生银号”几个字有点晃神,他们已经改名五六年了,最近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存单了。

算上利息, 林薇从恒生取了三千多港币。

她没让宋晔拿金条换钱,现在这个金价绝对有问题。

她预感不会特别久,越战之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就瓦解了, 等七零年后黄金怎么都不会是现在这个价。

以后黄金只可能涨不可能跌,短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黄金市场一定会发生巨大变革。

“先生!请等一下,”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轻吐了口气,脸上露出招牌式的笑容,“您是否再考虑一下, 恒生的利率比外资银行高, 我们这里能够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也能保证您的财产安全,请您千万不要听信外面的谣言。”

啊?

三人愣住了。

林薇看着手中的三千多块, 这点钱应该不影响什么吧, 恒生都到这个地步了, 一分钱都不想让人取啊?

男人说着拿了一份宣传资料递过来:“您要是不急用钱, 我们这里有投资类的产品, 不但有保底,还有固定收益,存期满三年, 还有投资分红,您可以先了解一下……”

“杨经理——”柜员连忙从里面出来,从旁解释道,“经理您误会了,客户刚刚是来存钱的,刚存了两万美元。”

男人不由愣住。

既然是误会,孙博然便带着林薇宋晔两人出了银行。

林薇下意识地自我代入了一下,如果她是恒生的话事人,应该怎么做?

融资?

可现下是遭遇挤提,不能用普通的公司危机带入,融再多的钱也是没用的。

信任危机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个大佬站台,但找谁呢?这里没有巴菲特,在“央行”和政府都不给力的情况下,可操作性也不强。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金融业要复杂很多。

“孙先生——”

他们没走出多远,刚才那个疑似大堂经理的男人就追了出来。

对方轻喘了几口气,递出一张卡片给孙博然,说道:“这是我的名片,孙先生,我以个人的名义向你们保证,您存在我们银行的钱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如有意外,您直接来找我,我来负这个责任。”

两万美元,十万多港币,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对银行或许来说什么都算不上,可是这些天,这是银行收到的最大的一笔个人存款。

柜员和他说的时候,他还不太相信,怕对方是因为不知道才来存钱的。

可是柜员说:“他们自己说对恒生有信心,相信华资银行能度过难关。”

这句话戳到了杨炳荣的痛点,现在整个港城都对华资银行充满了不信任。

所有人都在说华资银行不靠谱,哪怕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比汇丰做得更好,挑战了汇丰银行的垄断地位,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更高,他们能给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明明有那么多的赞誉,明明……什么都没做错。

林薇看着对方在他们面前九十度鞠躬,那充满感激的面孔,一时有些恍然。

她敢把钱存在这里,并不是因为信任,而是她早就知道结果。

如果是一个她没听说过的小银行,她根本不敢这么做。

林薇想说些什么,想鼓励一下对方,但最终她还是没能说出口。

除非……她真的能帮助恒生渡过这次挤提危机,可她本身就不是做金融口的,主攻技术,餐饮经验有,造船失败的经验有,新能源电池经验有,但她不涉足金融市场,对她来说那是赌博。

她知道自己的斤两,现在回想,上辈子是沾了宋晔的光,让她有资本去撬动杠杆。

她没能力改写历史,最大的可能是看着这家银行更名易主

她帮不上什么,至少此刻,她毫无头绪。

林薇不喜欢这种感觉,这让她想到之前,无论怎么做都改写不了父母的命运。

重生一次,难道真的只能做个看客?

离开恒生,孙博然带着他们去吃午饭,跑了两个银行,花去了他们半天的时间门

“您是不是还要去学校,那下午我和宋晔就随便逛逛,买点东西。”林薇将烫好的筷子递给孙博然。

这是一家卤味饭店,林薇点了一份3块钱的烧鹅饭。

她发现六十年代的港城物价实际上比她想象得是要高一些的,这确实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城市,一个将要崛起的亚洲四小龙。

“这个不急,港城人多杂乱,要有个大人跟着你们,”孙博然将手边的茶杯送到一侧,开始讲正事儿,“你们上学的事情要尽早提上日程,宋晔虽然之前在内地读了大学,但到这里还是要重新开始,你们要先读预科然后才能上大学。”

港城现今只有两所大学,一个是港大,一个是中文大学,两所学校性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