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二合一)(1 / 5)

牛毛细雨淅淅飒飒,不多时便成了豆大的雨点。斜风骤起,吹得府门前的灯笼打着旋儿晃动。

霍光将伞撑开,罩在刘彻头顶,不动声色询问着:“陛下怎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

刘彻与霍光相携,向府内走去,身侧只跟着四喜一人。

他背着手漫步:“先前,朕只当这孩子天赋异禀,于做事一道上颇有智计,也曾不止一次想过,这就是上苍降下的祥瑞,赐下无忧与据儿,要叫我大汉延绵万世昌荣。"

"不过,前几日,朕忽然觉察到,除开无忧这些天赋之外,还是有不对劲的地方。"

皇帝陛下顺着伞沿望出去,雨水顺着弧形间续滴落,与府中的幽绿相映,自带一份水墨诗意来。

刘彻侧目,瞧见霍光整个人都立在伞外,挑眉笑着:“别淋着了,有些话,与朕同在一伞之下,才好听出不一样的意思。"

霍光垂着眼睑,知道陛下这是在暗示他必须站在君王一侧。年轻的郎中令没有应声,选择将手中的打伞稍稍改了倾斜度,让自己也入了伞下。

雨砸在伞面上的声音又密又沉;

伞外,天地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弄得白茫茫一片,只剩下脚下自主汇聚而成的小溪,以及不断泛起的涟漪。

刘彻如常从这小水塘上淌过:“仲卿和去病先后暴露时,朕与你们都忙着去遮掩,去想着怎么将此事表面上圆过去。可是,回过头来朕又觉得奇怪,这孩子接受的太快了,他不哭不闹,连大声质问都没有,就这么坦然接受了?"

霍光握着伞柄的手指指节分明,听到此处,禁不住攥紧了伞柄,发出轻微“嘎吱嘎吱”声。

他轻声接话问:“忧儿确实十分乖巧,旁人家的孩子还在嬉笑玩闹的年纪,他却整日在庄子上琢磨着什么是对大汉更好的。陛下是觉得这样不好吗?"

霍光的语气向来都是那种不偏不倚的冷静,叫人听着,便天然倾向于他是客观的。可今日不知怎么的,愣是叫刘彻感觉出一丝丝不满来。

皇帝陛下好像也察觉到自己这话不妙,有些尴尬地咳了声。他解释道:“朕并非故意滋事的意思。”

“朕不过就是试探了几次,从而观察出一些蛛丝马迹,这孩子怕是早就察觉到真相,陪着咱们在这里演戏呢

。"

霍光道:"即便退一万步,无忧确实已经得知了真相,陛下就一定要戳穿吗?您可曾想过,此事如今还能暂且维持着表面和乐。若是真戳破了,可就一切都化为梦幻泡影了,连带着宫中的大殿下也会受到影响。"

刘彻脚步变缓:“朕……”他定定望着雨雾,没有直接言明那点独自遮掩地极好的心思。

他是帝王,还是个在乎浮名虚誉的帝王。

就像是曾经随手插下的柳树枝,弃之野外未曾搭理过,可是有朝一日发现这柳枝竟长成了世间罕见的树仙,即便因为一些原因,他不能收回据为己有,却也想听听树仙对他的赞誉与感激。

最好,能私下里悄悄叫他一声“父皇”。

自视甚高的皇帝陛下想得很美。那些对卫无忧偶尔生出的愧疚之心,都如雨后彩虹一般,罕见又极易消逝。

霍光默默配合着刘彻的步伐快慢,行至廊下,收了伞,背过身轻轻晃动两下。

他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陛下的意图他隐隐已经察觉出来了。他本来就是在没有爱的生长环境中长大的,低声下气,看人颜色。并不希望无忧也因此走上类同的道路。

若是戳破了,哪怕只是私下悄悄与陛下一人,也同样意味着,这孩子就真的没有退路可寻了。

霍光想到此处,躬身揖手:“陛下,臣听兄长提起,说无忧的名字当初还是您与皇后一同定下的,说是要祝他一世无忧。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当初那一腔心意?"

长廊两侧是天然的雨帘。雨声将外界一切与这君臣二人隔绝开,天地间,他们似乎便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霍光一双眸子清亮,斗胆抬起目光与刘彻对上,将心中那份保护小不点的坚持传达给皇帝陛下。

刘彻无言半晌,忽而如释重负的笑了:“罢了,有些事是朕想左了。朕方才什么都未曾与你提起。"

霍光:“臣着实什么都没听到。”

刘彻笑笑,伸手点他:“还别说,你这正人君子的模样,站出去顶了此事,倒是真能像模像样将流言蜚语压下去。不过凡事须得谨慎,往后你在臭小子面前可别漏了陷,他爱演,你就叫他演吧。"

霍光沉默了。事实上,他跟忧儿之间才是最不需要

演的,主要是为了演给陛下您。

君臣二人进了殿中,又说起旁的事情,相谈甚欢。应和着屋外雨声风声,似乎从未为何事忧心过一般。

季夏之间,黄河水最易决堤泛滥。大农令郑当时被刘彻派去河南郡亲自瞧了一趟,回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