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1 / 3)

第44章

第二次考核, 叶家本家又是倾巢而出。

这一次,新兵被分为红蓝二军,在手臂上系上不同颜色的布带区分。考的是行伍、战阵、配合。

因兵刃上都用厚布紧紧裹住了, 碰撞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便都是闷闷的砰砰声。倒是男人们的呼喝叫喊声更响。

但一旦成规模, 就有震撼力。

九月底了, 风都凉起来,可校场上依然热气腾腾。

叶敬仪坐在点将台侧, 手心直冒汗。

他武艺虽不行, 到底是从小也在叶家家学里学习过的, 比普通的读书人要更知兵事。

每当变幻组合或者阵型,他就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兵书上对应的内容。小时候他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 更喜欢之乎者也,更喜欢子曰。但现在, 他第一次感受了兵事的力量和美感。

因分了队伍, 按队考核,这一次到比第一次大考一个一个地考快得多, 只用了一天半的时便考核完成。

这一次没有刷下去的。因第一次考核只要过了, 只要不是傻子,第二次考核不会不过。区别不过是成绩评的是甲等、乙等还丙等、丁等而已。

第二日下午军营更沸腾, 因开始给新兵整编,要和老兵一起打散了重新分营了。

只有双甲等的才可以进入亲兵营。

都知道亲兵营待遇最好, 那是因为亲兵营便是一支军队的主力。

同样,主力营队必然兵器甲胄也要强于其他各部, 那么战争时生存的几率便也高于其他营队。这是都能想得明白的事。

在排队等待整编的时候,新兵们忍不住议论起来:“这是不是就算是录正了?”

“咦, 可俺记得当初说三次考核才录正?这不是才第二次?”

“还要考吗?不是都考了吗?还会考啥?”

叶敬仪也问叶碎金:“还要考?考什么?”

以他看来, 兵书上学的那些, 不说全部,但是基础的部分基本都在校场上实现了,那还要考什么呢?

再精进,那是练精兵了,那得需要时间、金钱还有物资,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练出来的。

实际上,两个月的时间,能把新兵练到这种程度,已经令叶敬仪震惊了。

是的,叶氏祖上是将门不错,可那都是百年前的事了。这百年来,也就最近这几年才又重新找回了点先祖的遗风。

之所以两次新兵考核叶敬仪都要亲自来看看,就是因为他心里不踏实。

就怕自家是纸上谈兵。

他没想到叶碎金亲自入驻军营,亲自练的兵,竟收效如斯。再一次刷新了他对这位家主的认知。

如今,踏实多了,就更想知道叶碎金接下来要做的。

叶碎金拳头杵着下巴,正看舆图,闻言抬起眼:“自然是实战。”

叶敬仪微愣。

“校场和战场,是两回事。”叶碎金道,“不信问三郎他们,别说战场了,当初带他们巡视邓州,不过杀几个人,你可知他们当时什么样子。”

就连叶三郎都脸色发白,十郎还吐了。

这可一个个都是校场上精龙活虎的叶家优秀儿郎。

“良民在校场上学会了拿刀,不等于就能在战场上杀人。”叶碎金说。

这一点三郎深有体会,他点头,慨叹:“可不是。”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几个月变化最大的莫属叶三郎了。就连叶四叔有时候都觉得这个儿子仿佛脱胎换骨。

从前,三郎在兄弟中是出了名的心慈心软,弟弟们谁闯祸了都跑去找他求救。

如今,他在南阳却有个“阎罗金刚”的称号。

南阳县衙的一些旧人提起叶三郎,至今腿肚子还打颤。以至于他们回到自己家里教育儿孙的时候,都语重心长地嘱咐:记住,切不要把老实人逼急了。

那就意味着……又要打?

叶敬仪紧张之余,竟感到有一丝丝血热,果然他也是叶家血脉啊。

他问:“要打什么地方吗?”

叶碎金已经看了半天舆图了,杵着下巴的拳头放下,细木杆在舆图上点了点,画了个圈:“就这儿吧。”

她说:“清理一下唐州。”

唐州和邓州接壤,在过去,是由一个刺史兼领的,军事上则统归宣化军节度。

“上马、慈丘、比阳!”叶碎金的细木杆在舆图上画了个三角形,“这可都是好地方,产的粟米可好了。”

唐州的粟米一直都很有名气。方城的粟米就很好。然而方城这几年被杜金忠糟蹋了,很多良田都荒废了。

虽然今年成功抢种了一茬豆子,但农田一旦抛荒,是没法那么快回复肥力的。今年的豆子聊胜于无,叶碎金没报什么期望。

但也因为如此,要更早地把这几块地方收到自己手里。

这可都是军粮!

叶敬仪本来只知道之乎者也,只知道经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