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百(1 / 2)

不管余清音自认有多少岁, 她现在名义上都是青春少艾,唯一需要的关注的事情只有高考。

为期十天的夏令营很快来到末尾的结业仪式, 在一间阶梯教室离举行。

还没来得及打成一片的学生们马上要各奔东西, 即将到来的分离反而使他们萌生出一点团结。

张思琪依依不舍地跟几个舍友说话,大家讲好明年还是要相聚B大,不约而同地期待起优秀营员的名单。

众所周知, 这是被降分录取的重要因素。

余清音千里迢迢至此,听到自己的名字觉得一切都值得, 整个人肩膀都松下来, 站起来慢慢往台上走。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牛仔裙,白色衬衫的下摆塞进去,一双腿被格外拉长,就是走路脚不怎么迈得开。

好在过道就这么长而已, 没耽误她多少时间, 算上领奖和发言都不到三分钟。

反而是领导讲台, 足足絮叨个半小时。

余清音定的是下午三点的飞机, 一直掐算着到机场的路程。

等结束马不停蹄拉着行李箱往外跑, 生怕赶不上。

为此,她自然没时间看静音的手机,等在地铁上缓一缓才掏出来。

这一看,上面浮着“未接来电”四个字, 解锁后跳出来的就是范仲淹三个字

余清音回拨后听着音乐,一边琢磨有什么事。

岳阳接得很快:“你是不是今天回东阳?”

余清音点头的时候才想起来他看不到, 说:“对,刚上地铁。”

那还来得及, 岳阳:“我刚面试完, 从复兴门上车, 待会西直门碰头,行吗?”

余清音就没想过还有人送自己去机场:“那多麻烦,你还得来回跑。”

这要是黑灯瞎火的还有点意义,大白天的根本就是折腾人。

她来的时候岳阳不知道,走的时候就不能还装哑巴,他道:“想让你帮我给罗黎捎个东西。”

不愧是发小,个把月不见面还得送礼物的。

余清音不再反对,数着站到西直门下车。

她到得晚,岳阳已经在楼梯口等一会,二话不说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东西不多啊。”

住宿舍洗衣服什么的都挺方便,夏天里的衣服又轻薄。

余清音要不是还买礼物回去,背个包就能把所有的行李带齐。

她道:“就十天。”

又问:“面试顺利吗?”

岳阳:“都挺顺的,就是不知道选哪个好。”

横向对比来看没有特别突出的,只觉得业内的公司都大同小异。

隔行如隔山,余清音对金融之类的也是一问三不知,她能说出投行和券商,实际也不知道是干嘛的。

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她现在的优点。

她道:“我还挺好奇的,大概是什么样的工作啊?”

也没什么机密,就是在地铁上不能大声讲。

幸好工作日的午后人不多,两个人还能找到位置上。

岳阳压低声音,一家一家的分析过去,末了说:“倒是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出差多。”

据说巅峰时期一年有两百天在路上,人几乎是在飞机上过日子的。

余清音的第一反应:“那你还要在北京租房子吗?太亏了。”

奥运会之后,首都的房价已经是水涨船高,她这两天路过房产中介门口都会看一眼,学院路这片的房价已经到快三万。

岳阳家境还过得去,考虑的众多因素里没有这个。

他道:“那也得租,毕竟不是天天出差。”

真不该以自己狭隘的无产阶级的角度来考量,余清音:“不过出差有补贴的吧。”

投行工资不错,这一年比互联网还好些。

赶上项目好的话奖金的数目就不菲,五六年后摸到年入百万不是不可能。

再说了,岳阳理所当然道:“公差都是包吃包住的。”

那也得是大公司才有的福利。

余清音上辈子刚进社会头两年都在换工作中度过,正儿八经的钱没挣到多少,奇葩老板遇见一箩筐。

什么入职满一年?五险一金是小菜一碟,年终奖发二十斤大米的都有。

她当时住城中村的顶楼,愣是走楼梯扛上去的,第二天手都在抖。

想起这个,她其实知道不冤枉。

毕竟学历和能力都一般,大公司也看不上她。

她道:“那花销少,钱能攒下来。”

攒钱?岳阳也没这个概念。

他手里头历来是倒个精光,全然没有自我财产的规划性,说:“我花剩下的就是攒了。”

余清音看他也不像是能剩什么的样子,心里其实是不太赞同的,但说教并非是她的爱好,想想说:“好方法。”

她明明是欲言又止,岳阳虚心请教:“不然该怎么做呢?”

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