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步战冲关(1 / 2)

话音落。

田洪便精神大振,一挥手,那大殿外如虎似狼的锦衣卫便蜂拥而上,将数百个主和的朝臣们拿下。

鬼哭狼嚎中。

那敞开的大门里,銮驾之上,又传来大明皇太后雍容却十分冷漠的声音:“再敢妄言议和,乱我军心者……就地正法!”

而众目睽睽之下。

那雍容娇媚的华贵女子,站起身,一步步从高台上走了下来,向着侍卫和帝党们低声道。

“请诸位爱卿随本宫登城……擂鼓作战!”

“喝!”

哗然中,左右应诺。

军心大振。

半个时辰后。

得胜门。

隆隆炮声中,保定侯等人披挂上阵,当着从十团营中挑选的三万余士卒登上了城墙,向着那正在撒野的鞑靼骑兵拼命发炮。

可这京城的城墙实在太长了,要防守的面积太大,东西南北四个门都得派兵防御,可精锐的三大营却不在京中。

没奈何。

五军都督府只好召集兵马司中的衙役,巡捕们协助守城,而兵荒马乱中,却只见,那宽阔的马道上忽然出现了一顶明黄色华盖。

随着几个雍容的女子,出现在城墙上。

几个嗓门大的太监,齐声呐喊:“圣慈皇太后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纷乱中。

随着那隆隆鼓声响起,宽敞的城墙上欢呼声四起,原本人心惶惶的明军瞬间士气大振。

放眼望去,城墙下漫山遍野尽是滚滚而来的异族。

一日夜后。

居庸关。

旭日东升。

铁骑从西边来,爆豆一般的火枪爆鸣声中,挡者披靡,这一路冲杀而来,沿途遇到的鞑靼轻骑作鸟兽散。

虽斩杀颇多。

可当沈烈,李如松所部冲到了居庸关下,却也只能望着那高大的关城而无可奈何。

鞑靼兵果然比兀良哈兵精锐的多,一触便走,而后便成群结队的在周围游荡着,试图搞清这些明军骑兵的虚实。

正前方。

关城在望却无法通行,道路上被鞑靼人堆满了碎石,杂物,临时制作的据马桩,而那高大城墙上则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吁。”

勒住了战马。

瞧着前路受阻,李如松,沈烈二人脸色变得阴沉,而心中忽然明白了过来,为何鞑靼为大明开国二百年来头号生死对头。

狡诈,难打,装备也比兀良哈兵好的多。

看着这巍峨关城,沈烈在心中咒骂着,巍巍雄关,丢的时候那么轻松,可是再想夺回来可就难了。

与李如松对看了一眼,二人心中生出了默契。

这个时候可退让不得!

“传我将令。”

随着沈烈眼中寒光一闪,咬着牙低喝道:“下马……步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

希律律战马嘶鸣中,万余骑纷纷翻身下马,在沈烈的将领下开始挑选悍勇之悲,组织起了选锋敢死营。

命人砍伐了一些树木,匆匆制作了不少简陋的云梯。

沈烈便开始挥军猛攻。

“叫后队将俘虏带上来!”

不出一个时辰。

以两千多兀良哈俘虏,和五百多赶死之士组成的步战队,便在沈烈面前站成了一排。

沉默中。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

沈烈踱着步子,沉吟着,看着这些曾经是西北刀客,宣府武士,又或者江洋大盗,死囚组成的敢死营。

忽而高声叫道。

“诸位之中,先登城者,本宪许他一个锦衣亲军千户,赏银千两,一妻一妾,府邸一座……凡此战幸存者,不论伤残,本宪许他一个锦衣百户,赏银百两……凡战死者……抚恤纹银三百两!”

“汝父母妻子,吾养之!”

几句话。

瞬间将气氛点燃了,炽热了。

这话若是别人说的,多半只会被士卒们当成玩笑,可这话偏偏是沈大人说的,那一张张或狰狞,或兴奋的脸上。

便露出了狂热的神色。

随着沈烈锵的一声,拔出战刀,高声喝道:“本宪这里不讲资历,不论出身,给本宪……杀!”

一声令下。

五百死士便猫着腰,提着简陋的云梯。

在沈烈的安排下分成了几个波次,驱赶着两千多兀良哈人的俘虏,漫山遍野的向着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雄关扑了上去。

而漫天箭矢随之落下。

惨叫声震天响起。

冲在最前面的俘虏兵,顷刻间便倒下了一大片,可是却在督战队的无情射杀下,又被逼的冲了上去。

随着百名敢死之士纷纷倒下。

激战正酣。

沈烈忽道:“他们为何甘愿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