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亲征(1 / 2)

看着苍老的徐渭,迈着蹒跚的脚步,用昏花的老眼翻看着那一份份军报,将其分出主次,轻重,缓急……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这终究是嘉靖年间,躲在闽浙总督府中,亲手指挥过闽,浙两省兵马,军情,粮草,调兵遣将……

都一把抓的幕僚长呀!

而这一刻。

沈烈沉默了。

或许。

打仗这事儿,真的是看天分。

而显然。

这位对八股文章,四书五经嗤之以鼻的徐老爷子,便是这样一个天才,可是却……

一旁。

此时英国公也直起了腰杆,吃惊的看着,丰城侯满脸的不自在,只有海瑞悠然自得,老神在在。

而沈烈看了看万岁爷。

此时。

十九岁的朱翊钧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只是对这老迈的徐渭温和了许多,还叫人给他在西苑里腾出了一间房舍。

又派了两个宫女伺候着。

这沉默中。

瞧着同样感慨万千,却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的皇帝。

沈烈心中一宽。

而这讲武堂中,变得效率了起来。

又数日后。

北镇抚司。

不知不觉之中,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而墙角里摆了冰桶,让官厅中十分凉爽宜人。

战争时期。

气氛不免有些肃杀。

而沈烈端坐在太师椅上,随意翻看着手中的密报,有了徐渭主持大局,他竟变得悠闲了起来。

开始专心做情报,后勤……

而此时。

通州谷物所再一次,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眼看着夏粮就要丰收了,他以期票做抵押借粮食。

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而随着大批军需,粮草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这繁忙中。

渐渐的。

从通州码头通往宣府,大同,山西各镇的兵站,粮站,驿站里蓄满了粮食和军械,而沿途道路也正在修缮中。

四轮马车开始大量应用于运输。

军粮无忧。

沈烈便琢磨着,让西苑里那些刚刚参加完医举的医学生,组织起一支支前医疗队,尽快出发支援前线。

充实的繁忙中。

而各地官府似乎也认清了大势,在晋党官员纷纷被抄家,灭族,达成了乱党之后,不敢再对朝廷阳奉阴违。

开始别别扭扭的征发民壮,集结辎重队,打开仓储辅助大军作战。

“叛乱……好呀!”

真好。

沈烈啧啧赞叹。

这个年月。

可真是没有平叛更高的道德制高点了。

此时。

沈烈眼睛眯了起来,看着那墙上的九边舆图,在心中开始勾勒出一片宏伟的蓝图,打仗打的是什么?

无非是钱粮,军械,后勤罢了,但凡花费个一两年时间把这段路修好了,大小兵站,保障系统都齐备了。

到那时……

沈烈看着河套,甘肃,宁夏各卫,还有长城外的广袤天地,眼中闪烁起了幽幽寒芒。

而此时。

轻骑飞至。

镇抚田洪手中拿着几份加急军报,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叫嚷着道:“戚帅急报……胜了!”

沈烈微微错愕,便抢过报捷文书看了看。

初战告捷。

微微一笑。

沈烈心中踏实了起来。

这位戚帅到了这把年纪,用兵倒是越发犀利了。

尤擅特种作战。

开一代军神之先河。

前几日,当那宁河王麾下重金招募的几个鞑靼将领,领着拼凑起来的十余万兵马乱哄哄的除了太行山。

才刚刚攻下了几个县城,杀气腾腾的奔着太原府去了,便在半路上被戚继光从大同府调遣的三千辽东铁骑。

来了个闪击。

李如松一骑当先,率三千辽东铁骑雷霆之势,在一瞬间便将叛军前锋击溃,斩首过千。

沈烈脑海中。

便浮现出李如松那张大咧咧的大黑脸。

微微一笑。

在这个年月,辽东铁骑的战斗力真可以说冠绝天下,女真叶赫部其次,建州女真又次了一等。

碾压,吊打,轰隆隆的便碾压过去了,而叛军将领自然抵挡不住,便四散而逃。

一番豕突狼奔之后。

宁河王见势不妙,慌忙率麾下主力退回了太行山,正在依托险峻的山势,以及提前囤积的大量粮草负隅顽抗。

而戚继光也不急。

一面将李如松所部召回了太原城,一面指挥着大军清缴乱党,一边安抚百姓,一边……

与厂卫在前线的头领刀十三,李朝花等人合作,派出了大量细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