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厂卫一家亲(1 / 2)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2492 字 10个月前

当不尊皇命,就地正法这八个字,从张简修口中喝了出来,那威势自然是不同的。

他是真的敢杀人抄家。

不。

他是杀官!

立刻便有一股肃杀气息便扑面而来!

张简修虽执掌锦衣卫多年,可是年纪也还不到四十,自然算不上老朽,此时此刻那儒雅的脸上透出了威严。

似乎这位总宪大人,找回了点热血之类的什么东西。

这气势让东厂上下神色为之一震。

这可真是霸气侧漏!

数百锦衣缇骑士气大振,纷纷轰然应诺:“标下遵令!”

于是随着总宪大人一声令下,锦衣卫轻骑向着前方的郊县卫所疾驰而去。

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就按照东厂的办法办,让各卫所,各县府衙门多多的找一些鸡鸭鹅,尽力扑杀京畿一带的蝗群。

此时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上下都士气高涨。

随着总宪大人领了首功,威严的又低喝了一声:“走!”

于是轻骑滚滚,沿着官道,顺着农田排列的方向倾巢而出,东厂的人也紧随在后。

这架势还真有点厂卫一家亲的意思了。

而沈烈这正牌子钦差却故意落在了后面,不去抢总宪大人的风头,骑在老马上滴答滴答的小跑着。

田洪也有意落在后面,此时偷偷打马追了上来,然后向着沈烈伸了个大拇指。

老田眉开眼笑道:“真没看出来呀,沈贤弟……”

对这位贤弟的手段。

田洪赞不绝口。

万万没想到,他这位沈贤弟貌似忠厚,却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不但八面玲珑,算无遗策,竟然还是个溜须拍马的高手。

这个功劳分的好呀!

瞧着田洪笑得合不拢嘴,沈烈不由得微微一笑,油然道:“我要这泼天的功劳做什么?”

低调点好。

沈烈在老马背上欠了欠身,低声道:“不争,便是争。”

田洪微微错愕,而后若有所思。

很快老田裂开嘴轻笑了起来:“贤弟……你这坐骑也该换一匹了,这也太慢了。”

沈烈点了点头,笑着道:“嗯,是该换了。”

一个时辰后。

午门内,文华殿。

殿内气氛依旧紧张,内阁属官们行色匆匆,将各县府送来的奏报不停的送进偏厅,交给内阁,六部的大人们阅览。

而偏厅内正在开会。

张居正为首,几位内阁重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到齐了,各自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着。

从蝗灾爆发到如今已经整整三天了。

京畿各县府损失惨重。

重臣们焦头烂额。

嘈杂中,随着张居正发出一声轻咳,各位内阁大学士,尚书,侍郎们纷纷安静了下来。

便只见太师大人面色凝重,皱眉道:“都说说吧。”

肃穆中。

一位老成持重的大学士站了起来,徐徐道:“为今之计,当尽快派员清点各地常平仓,赈济灾民……”

张居正点点头,应了一声:“嗯。”

常平仓就是朝廷放在全国各地的粮仓,里面存放的都是国库粮。

是该准备赈灾了。

又是一阵安静过后,户部尚书也站了起来,安慰道:“太师也不必太过忧心,今春以来湖,广,山东,河南各地风调雨顺,户部也尚有盈余,当务之急是漕运万万不可断绝。”

张居正又点了点头,那紧锁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了。

经过他多年苦心经营,锐意变法,户部也确实积攒了一些家底,拿出一笔钱粮赈灾倒是问题不大。

最多走漕运,从湖广,河南,山东这些粮食主产区运粮进京便是了。

不过……

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替大明攒下的家底,又要被掏空了,张居正的心都在滴血。

振奋起精神。

张居正又威严道:“各地扑杀飞蝗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他主政多年,治理国家的经验何等丰富,很快便抓住了整件事的关键,当务之急是绝对不能让蝗灾继续扩大了!

只要将蝗灾死死控制在京畿一带,不要波及到河南,山东这些粮食主产区,灾情便还有挽回的余地!

这话一问出来。

众位大学士,六部尚书便纷纷摸起了鼻子,有些心虚的低下头,竟然不敢面对太师的言辞质问。

见此情景,张居正勃然大怒,重重的一巴掌拍了下去。

随着桌子一震。

文华殿内响起了张居正的怒喝声:“说!”

重臣们吓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这个时候敢说话的,也就只有内阁次辅张四维了。

张四维赶忙起身,仗着自己资格老,小声劝了几句:“太岳公息怒,此事……还须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