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听说倭国有银矿?抢他丫的!(1 / 2)

四兄弟在玻璃作坊内,详细地将【至臻专门店】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商量了下来,还让府兵拿来纸笔记录好。

虽然都是朱梓拿主意,但是朱樉三人还是提出了不少想法,有好的朱梓也虚心接受。

毕竟在享受一道上,他连最穷的齐王朱榑都比不上。

他们的意见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至少在大明这片地界上,绝对有代表性。

“殿下~晚饭时间到了,您们是否在这里食堂用饭?”

四人讨论高兴了,都忘记了时间,直到张全在外面提醒才回过神来。

“吃,你让人准备吧。”

对于在哪里出四兄弟都不在意,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吃饱就行,安全就好。

将之前商量好的细则收拾好,朱棡感叹了一句:

“三哥我在晋地都没有这么勤快地制定政策,这次的专卖店政策我发现不少可以用在封地施政中。”

朱樉也是点点头:“确实有些共通之处,八弟,等下把这细则给我一份,我抄一份回去好好看看。”

朱榑最后一个后知后觉地跟了句:“我也要一份吧。”

对此,朱梓并无不可,表示回王府让人誊抄几份,其他兄弟要有,老朱那里也要有。

至于拿这个专卖店细则当施政办法?

那朱梓就只能呵呵了,封地的那些官员会同意才有鬼了。

根本行不通!

这份专卖店细则不仅对商人比较友善,还对店员相当优渥。

朱梓是拿前世的四儿子店的规章做参考,只是事情少点,福利低点,但比现在的店铺伙计和掌柜的待遇,真的是好太多了。

这么优渥的条件,一开始朱樉三人是不同意的,朱梓只是说了一句:“这个店铺经营得好了,不仅可以赚钱,更重要的是能稳定住大明宝钞的价值。”

听到这话,就算政治觉悟最差的朱榑都点头同意了。

他们都是皇子,就算自己不想知道,也会文臣大儒教他们各种知识,就像朱梓来银川老朱派出了李希颜来教授他一样。

基础的经济之道他们也都知道,关于大明宝钞的价值,更是每一个老师都会教,每个皇子都要学的知识。

他们在封地,也有带头使用大明宝钞,稳定宝钞价值的任务。

如果大明宝钞能升值他们都能赚到钱。

就在四人要走出玻璃作坊,朱梓又停下了脚步,看着朱榑皱眉沉思。

看得朱榑很不自在,看得朱樉和朱棡都奇怪了。

“七哥啊,你要好好经营青州,等会潭王府,我给你一些图纸,和一些宝钞,你开始研究海船。

为将来去倭国做准备?”

“倭国!八弟,你也支持打倭国啊!太好了,我早就看那些矮子不爽了,没点实力,还天天在你眼前跳,就该灭了。”

听到朱梓要给钱,朱榑立即就兴奋了。

对于这个好战的哥哥,朱梓也是无奈啊。

“七哥,你现在打不过那些倭寇,你没有船,先造船吧。

而且我要打倭国,是因为倭国有我大明附近最多的白银,他们有大明附近最大的银矿。”

“银矿!”×3

听到朱梓说起银矿,还是最大的银矿,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银矿就是钱啊!

而且还是在大明境外的银矿,那不就是他们的钱了吗?

朱樉和朱棡一左一右揽住朱梓的肩膀问道:

“八弟啊,这个银矿咱爹知道吗?”

朱梓想了一下摇摇头:“应该不知道,我没说过,大明现在的堪舆没发现,倭国人自己也还不知道。”

“嘿嘿~嘿嘿~八弟啊,这座银矿要不咱们就不告诉咱爹了吧?”

朱棡的语气都有点颤抖了声音也小了很多。

“八弟啊~咱们四兄弟分,平分!一人两成半!”

朱樉咬着牙说出了最公平的分配方式。

要是没有朱棡和朱榑,他就和朱梓二一添作五了,亏了,亏大了!

左右看了看着两哥哥冒绿光的眼神,朱梓有点怕怕地点了点头。

他要是不答应,怕是少不了被爱的教育了。

“二哥,三哥,这件事急不得,需要在莱州府,登州府,威海卫这三个地方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建造码头和造船厂;

还要建造海船,训练水手,还要让咱爹开一道海禁的口子,不容易的。”

“不怕,只要我们的专卖店赚钱了,也就是三两年就能搞定的事了。”

“呵呵~二哥你还真敢想,你知道一艘能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要多久才能建好吗?

快则三五年,慢则十多年!”

对于朱樉的兴奋,朱梓及时泼了一盆冷水。

“嗯?”

朱樉听到这话一愣,微微有点失望,但也就一点而已。

只要【至臻专卖店】赚钱,挖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