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元璋:老八的心是黑的(1 / 2)

端午的第二天,耿忠带领一支万人铁骑在银川周边跑了一圈。

美其名曰是搜索银川附近,是否有北元探子,实际上是让那些移民知道,在银川边上有着强大的大明军队。

既是让移民百姓们放心,增加安全感;也是告诉那些有小心思的人,要是敢不听话,会被铁骑碾碎!

朱梓又不是三岁小孩,自然明白,他没有马上给那些移民良田,这些人必定不满,肯定会有人对他阴奉阳违。

铁骑这一圈跑下来,那些人就算心中依然不满,也不敢有叛逆的心理,甚至连反对都不敢了。

仅仅只是三天时间,55720人的移民分成100营围绕着银川城插旗结束。

“殿下,有原住民想要向您求一面旗子。”

这天,中午铁铉找到朱梓小心地说道。

“不给,他们人均拥有的土地,比除52营外的所有移民百姓还多;你告诉他们土地是不用想了,等制盐工坊和石灰工坊建好,优先招他们的人,并且工钱给足。”

“是,下官这就去通知。”

“记住了几个工坊的建造工人必须把同营的人打散了招募,并且一人不得参与两道以上的建造流程。”

“下官明白,必定会保证制盐工坊和石灰工坊没有一丝泄露秘法的可能。”

铁铉认真点头。

制盐和制造石灰的工序太简单了,虽然不是一看就会,但绝对是一学就会,不排除有大聪明会看几遍就学会制盐,制石灰。

所以保密相当重要。

铁铉刚离开沈学鹏就兴冲冲跑来,沈家的第一批农具到了。

朱梓的银川平原的初步改良也可以施行了。

……

在朱梓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朱元璋也收到了他寄回去的信。

“砰~这个老八,当真有造反的潜质啊。”

看完信件,老朱又是一阵火大,将几封信件重重砸在书桌上。

在一旁的老太监王福,锦衣卫指挥使毛骧都是身体一颤,下意识地退后两步,这话不是他们该听的。

“爹啊~八弟不会造反的,他那么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这样的人就算您命令他造反,他都会觉得累啊。”

朱标很是无奈,这个八弟真是的,怎么又撩拨起老爹的怒火了。

“懒?你还说他懒,他勤快地要和北元通商了,还是贩卖私盐这种杀头之物!”

说着老朱将手中信件砸向朱标。

朱标赶紧捡起来,朱梓敢的事情他都知道,徐辉祖虽然一回来就见了老朱,但是他派人提前半天将朱梓的信件交给了朱标。

整个大明都知道,现在全天下只有朱标能劝住老朱的怒火。

“爹,您看,八弟这不是写信还上奏折来求旨意了吗?没有您的旨意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贩盐啊。”

朱标装模作样看了看书信,然后找到朱梓请旨的几张摆在老朱面前。

“哼!这逆子,有更加干净美味的盐竟然不先进献,直到去了西北,没钱了才拿出来获利,他的心是黑的。”

朱元璋想到今天早上见到的雪花盐,当真是白如雪,细如霜,一点都不苦,只有纯正的咸味,当真是他这个皇帝这辈子都没吃过的好盐。

想到这里,他就更气了。

儿子有好东西不想着给老子就是不孝!

“爹啊,八弟可是将制盐的秘法进献上来了,想要雪花盐您可以让宫中给您炼制啊,八弟连器械图纸都画出来了。”

朱标将几张画的有点扭曲的图纸摆在老朱面前。

这是朱梓亲自画的,奈何他既不是专业也没有天赋,几幅图纸只能勉强看出是图纸,

好在,他在图纸上用文字对器械进行描述,按照图纸将制盐器械打造出来还是很简单的。

“哼~二虎,照这个去打造两套制盐设备,给标儿一套,一套就放宫里今天就按照这个办法炼制一批雪花盐出来。”

老朱冷哼一声,转身将图纸和制盐法交给毛骧。

但毛骧没有接手,而是说道:

“皇爷,这件事交给王公公吧,毕竟宫里锦衣卫不方便。”

“你拿着,出宫找个地方炼制。”

相比太监,老朱更信任锦衣卫,哪怕太监们离他更近。

“这~”

“对了,直接在潭王府炼制,反正老八短时间是回不来的。”

不给毛骧拒绝的机会,老朱直接将地方选好了。

朱标在一旁,都忍不住翻白眼了,老朱也有孩子气的时候啊。

小小发泄了一下小脾气,老朱又坐回御案,将朱梓的书信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担心有什么遗漏。

而且他看完的,还会让朱标一起看,老朱对朱标才是真爱啊。

好一会,老朱靠坐在椅子上,半眯着眼,喝着茶看向朱标问道:

“标儿,你认为老八向西北贩盐是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