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井喷式发展(1 / 2)

如果说南京方面真的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王玉堂肯定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军火方面的巨头,挣的是盆满钵满。

见王玉堂脸上渐渐露出笑意,李秀蕊这才跟着笑了起来。

可是下一秒,王玉堂却又重新恢复成了严肃的扑克脸。

“秀蕊小姐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事还是不嫩干。”

“又怎么了?”

“除非秀蕊小姐愿意配合,拿出一部分货物、货款,去走通戴老板的门路,要不然随便什么人查起来,咱们俩的脑袋就一块没有了。”

“王玉堂你可以呀!居然还想走戴老板的门路?”

“哼,我要不敢想,不敢干,恐怕也没有今天这份营生。”

“……”

“当然了,除了戴老板之外,其他该打点的也不能吝啬,我这是百万美元的生意,拿出十万、二十万,总能喂饱他们了吧?”

王玉堂知道,复兴社的人对戴老板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没办法,只能用钱来增加信心了。

“我试试看吧,希望咱们不会捅了马蜂窝。”

“字画,我听人家说戴老板最喜欢古玩字画了。”

显然李秀蕊却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聊,扭头就

故意大叫了起来。

“羊肉那?我突然间变得好饿呀……”

接下来几天,王玉堂回到了实验室,又是一头扎进了研究当中,继续搞他的玉米发酵,不过每天都要抽时间和各国的代表见面,听辣手汇报校园外的情况。

王家乡4000多人的队伍出发了,那真是包了整整一列火车,大包小裹的盛况空前,一度还登上了新闻头条。

从上海到昆明要走不少时日,这路上的食宿都是王玉堂出钱,如此阵仗是想低调都低调不了。

另外还有一点让王玉堂很是高兴,那就是在王家乡的带动下,周围村屯有200多人也打算到云南新乡讨生活、碰碰运气。

有关新乡的发展步骤,王玉堂已经和杨老登、黑三他们商量好了,第一步就是开荒。

把野草铲掉,荒地也不会简简单单就变成农田,新乡现在最缺的就是劳力,不过有了这4000多人的缓解,希望到明年可以开垦出大片可供耕种和建设的土地,并且保证粮食上的自给自足。

第二步自然就是建厂了,关键是这个可以和开荒同步进行。

这次过去的人员里面,工人、技师、工

头、厂长、账房都是搭配好的,王玉堂计划还是从三酸一碱一盐,从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开始生产,赚钱的同时为将来做些准备。

如此一来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了,那就是运输原材料必须的交通线。

跟公路相比,王玉堂更喜欢铁路,这次和人员一块过去的,还有整整50万美元,它们将用于疏通和打点,争取让凤zhu席同意在往新乡方向建设一条铁路支线。

当然了,为了能随时和新乡沟通,应付种种突发状况,王玉堂还要求在哪里先建起一个电报站。

不过在暗中,王玉堂弄到的大功率电台却悄悄的送过去一部,操作人员则是由白妍这边精心培训的两个年轻人……

在新乡之外,王玉堂还要时刻关注自己身边。

鲜花厂有老烟坐镇,肥皂、香皂早早就沿长江上行,占据了多个省份的市场,然后还有余力往南洋一带出口销售。

王家乡的那几个厂子,吸引的注意力最多,当然王玉堂布置的也最为妥善。

马菲厂现在连原料钱都不用给了,磺胺粉厂也不再受南京方面和公董局的掣肘,可以把全部产能都释放出来。

稍逊一筹的奥司他韦药厂也不错,毕竟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流感特效药,每个月大约直接销售3—5%,储存起来2%,其余的统统拿来出口,欧洲和拉美则是主要的客户。

自打上次王玉堂纠正了丁保长等人的散漫作风,王家乡就仿佛那挨了鞭子的小马驹,办事效率提高了不少。

每天接收公共租界送去的流民、乞丐,然后还有一部分主动投奔的人。

接着一系列流程走下来,该上班的上班、该学习的学习、该治病的治病、该轰走的轰走,大街上真是一个闲人都看不见。

最新的挖掘计划一公布,短短三天时间,将近3000人的施工队伍就在三个工地上同时开干,相信到春耕前,应该可以看到挖山初步成果了。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医生的诊所悄悄升级成了全科医院。

不单单从租界吸引过去十多名中外医生,王玉堂还要求安医生办了个创伤救护培训班,从流民中招收了不少人,未来他们就将是合格的救护兵……

回头再看租界里面,王玉堂名下高甲、汇美两家洋行,尽管到手的时间不长,可赚钱的能力却

一点都不差。

田老板同意回来做汇美的总经理,现在带着商队正在南洋忙乎,自打敞开磺胺粉的供应后,那边对这东西是喜欢的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