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老师(1 / 2)

又是一年三月三。

这是传统踏青和野战的日子,沈光林没有去,他带着李蓉到火车站去接人了。

他的堂弟一家人终于要过来了。

以后,堂弟和婶婶就会长期定居在京城,但是叔叔不会,他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毕竟是国家的正式职工呢,可不能丢了。

甚至,有一天他还等着儿子接班呢。

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京城,对京城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动不动就是跟我们金陵也差不多嘛。

都是京城,能差多少。

就算是后世,两所城市在市容市貌上的差距也不大的吧。

来京城一趟,自然是要好好的玩一玩的,不过,业要紧,赶紧把堂弟送校吧。

少了累赘之后,沈光林和李蓉再带着叔叔和阿姨一起认真的逛一逛。

小少爷第二天就去校报到了。

实话,韩老师把沈厚道叫到京城来立刻就后悔了。

只是通过一次入测验,她就感觉自己的人生受到了严峻挑战。

自己当初还打包票,小沈的成绩肯定不错,因为他是沈光林教授的弟弟嘛。

你不看沈教授是天才一般的人物,他弟弟还能差到哪里去。

差到哪里去?差到天上去。

沈光林当初为了给堂弟办籍,也知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

他及时给校捐献了一些体育设施,包括篮球架,足球架,乒乓球台之类,甚至还设立了贫困生帮扶基金。

基于以上种种条件,校也就勉为其难的让沈厚道入了,毕竟有教无类嘛。

谁能想到,沈同的习成绩会如此的不堪呢。

问他,他还振振有词了:我家里有玄武湖边的良田六亩,家里还藏有祖传珍玩无数,我堂哥都了,我不去工作都可以吃三代,我还那么努力干什么。

其实,按照沈厚道的意思,他去读个小中专,然后娶个漂亮媳妇就算了。

结果是沈光林非得要他读高中,他不喜欢,在这里逆反呢。

这熊孩子本来已经习好了的,甚至都考上了小中专,结果家里就是不让读,气人!

其实在这个年代,中专真的比高中更难考,能读中专的有很多都是优秀的人才。

在沈厚道入的当天,韩老师就来家访了。

不来不行,治病救人要紧啊。

沈光林给叔叔他们安排住的是三房的小户型,面积也有100平呢,反正以后常在京城的是两个人,住着也是很舒服的。

韩老师看着又是一套全新的房子,眼馋的不行,不过看到小沈的成绩单,她整个人立刻就又清醒了。

高一是不分科的,语文和数是120,英语,物理,化,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每一门是100分。

整整940分的题目,小沈同考了260,简直让人做不得声。

韩老师看过沈厚道的中考成绩单,还可以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啊,高中的这半年他在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因为高中住校了,没人管了呗。

跟小爽一样,放飞自我了。

沈光林没有话,就看到叔叔沈隆贤额头的青筋开始突突的跳,顿时知道要坏事,他借着帮老师倒水的工夫,反锁了大门。

叔叔可能是年纪大了吧,有点帕金森的样子,手抖的厉害,摸索着解开了自己的武装带

阳光总在风雨后。

叔叔把已经起了毛边的武装带交到沈光林的手里:“光林,你弟就交给你了,我和你婶还年轻,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再努把力。”

沈光林郑重的接过尚方宝剑,也不好再什么了,还是继续习的是吧。

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今年老山,者阴山又在打仗,难道送他过去历练一下吗。

沈光林从魏老师那里知道韩老师是个什么心思,她其实想住这里,但是没法开口。

这也简单,只要能够让小沈的习成绩搞上来,一切都好。

“韩老师,我想委托您一件事。”

“啊,你。”韩老师躲在沙发角落里看电视,捧着的一杯茶水都泡奄了。

有时候,生活比电视精彩啊。

“韩老师您看,我们家现在就这一个年轻人了,全家族的希望都在他身上,能不能拜托您占用一点课外的时间帮他补补课啊。”沈光林的很是殷切,他觉得堂弟还是可以拯救一下的,还是早点让叔叔生二胎的想法熄灭吧。

“补课是可以的,我很乐意,可是,我也只能补一门啊。”韩老师毕竟脸嫩,都不知道怎么拒绝。

沈光林做惯了实验室的领导,还是很会分配任务的:

“这样您看行不行,咱们成立个习行动小组,您担任组长,目的就是把他的习搞上去。我堂弟根底并不太差,只是最近放松了。

而且,那些理科的科目就不了吧,咱们从文科开始起,弯道超车。以后要补的课程就是语文,数,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