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天才(1 / 2)

沈光林的第一站是柏林墙。

不是遗址,是完整的柏林墙。

站在楼上可以看的很清楚,东德的一侧戒备森严,中间有几十米上百米的无人区。

严肃和浪漫在这里并存。

西德一侧的柏林墙充满了涂鸦,上面写着沈光林看不懂的标语;东德的一侧非常朴素,甚至有点荒凉,除了中间的无人区之外,还有一道道铁丝网,戒备森严。

柏林墙并不高,想跨越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穿越这片无人区。

电影其实并没有现实来的震撼,这道墙好长,往两个方向都看不到边。

有些人,柏林墙既然是个墙,绕道郊区不就行了。

行个毛线,它是个圈,团团的围住了西柏林。

王萌萌同下了火车之后跟着沈光林走,沈光林也默认了她的存在,旅途寂寞,有个伴也好。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柏林大,也就是柏林自由大。

柏林自由大和柏林洪堡大师出同门,就像京城的清华和新竹的清华一样,都是从同一所校分裂出来的两个大。

柏林自由大是1948年,由原柏林大的部分师生出走,在美英等西方阵营的支持下在西柏林成立的。

“真实,公平,自由”是自由大的座右铭。

自由大所在的达雷姆区到了,下得车来,沈光林舒展身躯,缓解一路的疲劳。

“等会住酒店,你会不会只开一间房?”萌萌同问的非常大胆。

“你想吗?”沈光林扭头,露出晓明式的邪魅一笑。

这话再彪悍的姑娘也有点接不住,毕竟还当着曼斯坦因等外人呢,萌萌同抿了抿嘴唇:“我可以的!”

沈光林又笑了笑,没有回应。

曼斯坦因带着沈光林到了校附近的酒店入住,至于剩下的行程晚点再商量。

当然,开的是两个房间,沈光林了解王萌萌这种女孩,嘴强王者,实战青铜。

看到是两间房,姑娘也送了一口气,但似乎也有一些失望的情绪在里面。

“你是不是不敢?”拿到房卡的王萌萌非常嚣张,一边拉着行李箱奔走,一边做着挑衅的表情。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住哪间房,你要是摸过来,我是不会反抗的。”

“切!”

时间还早,校园里转一转可还行。

柏林自由大的校园很大,人也很多,几乎看不到东方面孔。

沈光林站在这里有些格格不入,不过,他想的却是:我是来征服这里的!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接下来就是造访曼斯坦因的实验室。

不愧是苟日的有钱大户,条件真心好,各种仪器和设备都是这个年代最新最好的,有些东西就是放到2020年也还在用。

去年九月份,ibm公司的两位科家宾尼格和洛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现在,它竟然已经出现在了柏林自由大的实验室里。

有这样的好工具,真的令人羡慕的发指啊。

“沈,怎么样?这套显微镜是上个月才安装完毕的,是全世界的第三台,整个亚洲都还没有吧。”

曼斯坦因确实有他值得骄傲的理由,有这样的显微镜,随便研究一点东西出来都可以刊登在杂志上。

这就跟粒子对撞机建设完成后,随便一点实验都是可以发表顶级期刊的一样,你有别人没有的优势,任何一小点都是领先。

沈光林也很想拥有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不过他也知道它的毛病所在。

后世他用这玩意用到想吐,操作起来真心不方便。

“东西是很不错哦,甚至可以操作原子,不过不太好用吧。”

“好东西都是有使用门槛的。”曼斯坦因依然傲娇。

“嗯,我同意你的观点。你看,这个腔室是需要高真空的吧,是不是需要反复吹扫抽真空。还有,像噪声,低频振动、高频振动、电噪声、低温杜瓦带来的振动该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很专业,一下子就把曼斯坦因给问住了。

因为tm的成像质量,高度依赖针尖状态,而针尖的状态往往是不可控的,这就几乎陷入了玄范畴。

就是到了后世,这个问题既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五个的顶尖研究组甚至能推荐出十种最好的针尖处理方法。

“沈,你真厉害,有什么好建议吗?”曼斯坦因再也不嘚瑟了,他老老实实请教。

沈光林也顺势出了几种非常常见的针尖处理办法。

“沈,你真是个天才!你们华夏人都是天才。”

沈光林觉得他在骂人,但是又没有证据。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真的遇到了华夏来的天才。

晚饭时间,曼斯坦因的同事卢卡斯叫来了他的生,来自华夏国内的天才生张守盛。

人生有四喜,其中就有他乡遇故知。

沈光林和张守盛以